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
黃玉燕,女,1984年2月生,副研究員,醫學博士,博士后,碩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經典與學術流派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經學分會青年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內經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民間中醫藥研究開發協會生命健康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長期從事圍繞《黃帝內經》與古代醫家學術思想的科研、教學與科普工作。共主持博士后基金項目1項、中國中醫科學院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專項1項、其他院所級課題3項,參加973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多項國家級課題。發表學術期刊論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9部,其中主編3部、副主編1部。曾與翟雙慶教授合著科普著作《<黃帝內經>五臟探幽·解密心肝肺》,先后參編科普著作《翟雙慶解讀黃帝內經?六氣篇之風寒暑》《中醫藥文化校園普及讀本?三年級上冊》《中醫學原理通論》等。
《黃帝內經》除了養生還有什么有趣的道理?藏在中醫古籍深處有很多小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篇她的文章吧!
古代中醫這么牛!《史記》里記載中醫預測死亡時間的醫案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 黃玉燕
很多人對于中醫很神奇的印象,可能有一部分是來自于語文課本上的《扁鵲見蔡桓公》。語文課本的這篇文章選自《韓非子》,《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也有類似的記載,不過被扁鵲望診先后診為有疾在腠理、血脈、腸胃間、骨髓的變成了齊桓侯。扁鵲一望而斷預后、決死生,看到齊桓侯已經病入骨髓,無可救藥,就逃走了,這診斷和判斷預后的能力可真神??!但還有更神的,就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的同一篇。
如果說扁鵲是傳說中的人物,倉公淳于意可就是屬于咱們能從史料中查到他家“戶口本”的人了。他姓淳于,名意,是西漢初年臨菑人,任齊國的太倉長,所以叫“倉公”。他家“戶口本”上有個叫緹縈的女兒,為我們留下了一個“緹縈救父”的典故。而淳于意之所以需要女兒來救,其實就和他神奇的醫術以及個性的診療風格有關。
《史記》里說淳于意“為人治病,決死生多驗”,但“左右行游諸侯,不以家為家,或不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漢文帝四年的時候,淳于意就被人上書控告而獲肉刑。小女兒緹縈上書朝廷,愿入官府為奴代父贖罪。漢文帝憐憫緹縈的心意,當年廢除肉刑法,而且召見淳于意,問他醫術有什么專長、能治療哪些疾病、有沒有醫書、在哪里學的醫術、學了多少年、曾經治好的病人都是什么地方的人、他們得了什么病、用藥治療以后他們的病情都怎樣等問題。淳于意面對皇帝自然一一道來,于是《史記》里就記載了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案。
《史記》里,淳于意向漢文帝具體介紹了25個醫案,都經過了斷順逆、決死生。預測死亡而不予治療9例,其中8例結局死亡,1例癥狀處于所預測疾病發展的某階段;預測死亡時間9例,其中5例死亡時間與預測相符, 3例時間相近,且死亡癥狀與預測相符,1例尚未死亡;治療15例,均有效;給予醫囑1例,患者未執行,結局死亡,癥狀與預測相符。
總體來說,淳于意看病,判斷屬順證就給治,治則有效;判斷屬逆證、死證則不治,予以預測死亡時間、癥狀,患者一般如期、如癥而死。
舉個例子,淳于意遠遠望見齊丞相舍人奴面色有病氣,具體來說是在面部屬脾的部位,初看發黃,細看是死草一般的青灰色,這是傷脾氣的表現。他預測這人到春天會胸膈阻塞不通,無法進食,到夏天會泄血而死。果然,患者到春天就發病了,進入夏天的農歷四月就死去了。
這個案例神奇嗎?其實學過中醫的話,理解起來一點兒也而不難,春季屬木,脾屬土。五行木克土,脾氣受傷就更容易在春季更嚴重。淳于意還解釋了,預測死亡時間要考慮是否有其他疾病,還有患者身體是否壯實、能吃,如果有其他疾病就會提前到仲春死去,如果身體壯實就可以往后延到下個季節才死去。所以,中醫預測死亡時間并不是單純用陰陽五行掐指算命,還是要結合臨床實際的。
End
【專病】博采眾長學診療—混合痔
脾胃病知識圖譜的構建研究
中醫藥學術報告知識庫上線啦!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姜威,編輯:徐一涵;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侵權刪除。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與我們聯系。 本公眾號分享文章,僅供學習交流及參考,請勿隨意試藥。
聯系我們
網址:http://tcm.ckcest.cn/tcmkb/pages/home_index.jsp
Tel:010-64089578
Email:yutongoracle@hotmail.com
戳文尾 “閱讀原文”我們一起進步!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